当妈以后,第一大考验就是喂奶了,一不小心宝宝就“吐奶”表示抗议……
很多新手妈妈对宝宝“吐奶”充满焦虑,到底是喂奶方式出了问题?还是宝宝生病了呢?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“宝宝吐奶”的那些事儿~
宝宝为什么会吐奶?
婴幼儿吐奶很常见,一般发生在喂奶过程中或喂奶后短时间内,主要是婴幼儿特殊的生理结构造成的,属于生理性吐奶。当然也有喂奶方式不当、疾病等原因。
生理因素
婴幼儿的食道短、胃容量小,而且胃是横着的,加上幽门部位(胃部出口)比较紧,造成奶水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;而贲门部位(胃部入口)比较松,导致进入胃里的奶水容易反流回食道,引发吐奶。此外,宝宝体内分解乳糖的酶活性较低,容易消化不良,导致胀气吐奶。
喂奶方式不当
宝宝吃奶时,空气容易和奶水一起吸入胃里,如果在吃奶后晃动身体、打嗝、哭闹等,使腹压力升高,就会出现吐奶。喂奶过量时,也会造成奶水溢出。
疾病因素
如果宝宝吐奶量大,伴有烦躁哭闹、反复咳嗽、发烧、吞咽困难等现象,就要及时就医,排查是否有消化道疾病等。
积食的宝宝更容易吐奶
中医认为:脾主运化、小儿脾常不足。宝宝吐奶与脾胃的消化功能有很大关系。
如果宝宝吐奶带有奶瓣,一般是积食、消化不良引起的。宝宝一旦积食,脾胃消化功能减弱,奶水储留在胃部不消化,再次喂奶就会导致奶水溢出,反流刺激喉咙引起吐奶。所以,妈妈们要明白:宝宝的消化能力有限,喂奶不是越多越好。
如何预防宝宝吐奶?
纠正喂奶姿势
一般不建议躺着喂奶,危险性较大。妈妈可以坐起来抱着宝宝喂奶,让宝宝的身体与水平线处于45°角左右的倾斜状态,这样胃里的奶水就能够正常流入小肠,大大减少吐奶的几率。
喂奶少量多次
给宝宝喂奶要少量多次,避免过度喂养。伴有口臭、便秘、腹胀等积食现象的宝宝,可以喂点鸡内金熬水,调养脾胃,促进消化吸收。
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饮食清淡,少吃油腻高糖的食物。
清一清宝贝吃得开健康成长
奶嘴孔大小合适
使用奶瓶喂奶时,如果奶嘴孔过小,宝宝就要用力吮吸,导致空气和奶水一起被吸进胃里,容易引起吐奶;如果奶嘴孔过大,奶水流速过快,宝宝吮吸时就容易被呛到,引起剧烈咳嗽。所以要挑选适合宝宝的奶瓶和奶嘴。
喂奶后要拍嗝
每次宝宝吃完奶后,要竖着抱起来,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肩膀上,用一只手掌呈空心状,从下到上轻拍宝宝的后背,直到宝宝打嗝,把喝奶吸进去的空气排出来,避免胀气、吐奶。喂完奶拍嗝后,可以让宝宝侧睡,稍微垫高头部,防止发生吐奶呛入气管或流入耳朵。
妈妈们
宝宝生理性吐奶不必过度担心
掌握好喂奶技巧
随着宝宝长大和辅食的添加
吐奶就会慢慢减少哦